正在加载数据...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为你朗读 | 委员之声(第六期)

文章来源:贺州市朗诵艺术学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3日 点击数:186 A- A+

“书香政协 香溢寿城”。今天为您安排的是《为你朗读》特别节目《委员之声》。《委员之声》邀请的是不同界别的委员来朗读感悟至深的篇章,讲述工作经历、抒发内心情感、畅谈履职思悟。今天播出第六期,我们邀请到的是贺州市政协委员、贺州市茶叶协会会长、潇贺古道特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楼应莲

贺州市政协委员、贺州市茶叶协会会长

潇贺古道特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楼应莲

主持人

楼会长,今天您要给我们听众朋友朗读什么作品?

楼应莲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卢勇教授的科普文章——《农业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

主持人

为什么您想分享这篇文章?

楼应莲

《农业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卢勇副教授的文章。卢教授的这一篇文章,写出我现在的心境:贺州紫茶,是贺州本地特有的优质茶树品种,因为我知道它的可贵,尽管工作很辛苦,但是我乐在苦中。

《农业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

(节选)

作者:卢勇

农业遗产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一,农业遗产是传统农耕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华农耕文化存在于传统社会的农业生产生活之中,依托于开展农业生产的土地和百姓。中华农耕文化是传统农业生产的凝练与升华,而先民所遗留之农业遗产正是中华农耕文化最重要的根脉源泉和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第二,农业遗产蕴含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王朝兴衰存亡,传统农业影响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先民由农业生产经验总结出的三才理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的提升又反过来作用到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彼此交织,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与永续发展的中国传统农业。

第三,农业遗产是传统农耕文化的当代呈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领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这哺育了各地风格多样的地域文化。呈现出”美美与共”的特点,延续至今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当代表达。

贺州市政协委员、贺州市茶叶协会会长

潇贺古道特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楼应莲

主持人

您当初为什么想开发贺州的紫茶?为什么选中了它?

楼应莲

我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爷爷每天早上必泡上一杯紫茶,那时候我们家房前屋后都是紫茶树,连片的紫红色茶芽和粉紫色茶花非常漂亮。每年清明前后爷爷都用紫茶鲜叶制作红茶或绿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紫茶树几乎被砍伐完,珍贵的紫茶树也就所剩无几,爷爷喜爱紫茶一直喝到101岁,直到离世都没去过医院。我一开始是从小受爷爷对紫茶喜爱所影响,像使命般要传承下去。后来经研究发现紫茶品种内含物丰富养生价值高,促使我更加铆足劲将贺州紫茶当成终生事业去发展。

主持人

桂紫茶,是我们贺州新培育,开发的一个优质茶品种。农业人都知道,要开发一种新品种,必须要找到优质母本,而且对母本的性状稳定性要求极强。您是我们贺州市茶业协会的会长,是这方面的专家,怎么去评判一个茶种好不好呢?要怎么去找?寻找这个茶种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跟我们说说。

楼应莲

品种是农业的芯片,我一直想为贺州茶产业找到属于自己的芯片。优良茶树品种均要有抗旱、寒、抗病虫的能力,产量要高,内含物也要相对丰富,如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黄酮类等,内含物质丰富的茶口感好、香气高,茶产品适制性强等特性。通俗地说,就是产量高、口感好、香气足、耐泡、适合加工成不同种类的中高档茶饮。

贺州紫茶适合加工成各种优质红茶、绿茶、六堡茶等茶类,是众多中国茶树品种中比较罕见的特异紫茶品种。贺州紫茶品种性状及价值得到了中国茶科所、广西茶科所的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并在潇贺古道公司成立了中国茶科所专家工作站。

紫茶生长在我的家乡,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母本优势。为了寻找贺州紫茶的优质母本,我走进深山老林,也爬过很多高海拔茶山。这几年为了搞好贺州紫茶科研,我们不断给紫茶优质母本单株做生物化验和各种检测记录,其工作非常繁琐,当然,资金投入也非常大,为了发展贺州本地的特色紫茶产业,我们能一直坚持已经是非常不容易。

主持人

对紫茶的开发,您的目标是什么?

楼应莲

我将会带领贺州茶企会员们积极推进贺州茶叶品种选育、高质量种植、区域公共品牌和地方标准建设等,将优化茶叶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这方面的工作,我也是有一些工作经验的,比如:我们潇贺古道公司连续三年获得了自治区守合同重信用奖、自治区农产品品牌、广西特色商标、香港“优质正印”等奖项,在广西茶叶全产业链发展项目上,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紫茶是极具特色优势的贺州本地茶品种,目前在申请紫茶种质专利,以便于以后能更好地助推贺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

那现在紫茶的申报情况怎么样了?

楼应莲

从2016年起,潇贺古道公司就建立了广西贺州紫茶种质资源圃,并与中国茶科所、广西茶科所合作,长期负责贺州与周边城市的紫茶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种质创新工作。

主持人

对于外行人可能不太了解,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去给这个种子申请专利?

楼应莲

打个比方,种质专利就好比机器的芯片和个人的身份证,在行业中要拥有话语权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种权。近几年,贺州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相关的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潇贺古道公司也积极参与。我多次在全国性的大型茶展会上,看到各省市著名的茶产业都拥有属于自已的茶树品种,可我们贺州没有,这些事情给我触动很深。

这就好比一个很标致俊俏的姑娘,因为没有身份证与高学历,也就找不到好的婆家。我知道要在全国众多的茶品类中脱颖而出,那必须要有我们贺州本地特色茶品种,而贺州紫茶就是极具特色优势的首选茶品种。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着手申请紫茶种质专利保护、加速扩繁、加强茶叶加工培训、申请区域公共品牌等工作。

主持人

您作为贺州茶行业的领头人、同时也是贺州市的政协委员,你是如何看待目前贺州茶行业的发展的现状的?对此您又有什么好的思考和想法呢?

楼应莲

当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以自治区打造“广西六堡茶”为契机,合力推动贺州六堡茶产业发展,把贺州市打造成为“广西六堡茶”的优势区域。我是贺州茶业协会会长,在工作中发现贺州茶目前没有明显品牌辨识度,严重影响贺州茶产业品牌的受益性;另外贺州对茶产业研究相对匮乏,还未形成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还有目前贺州茶产业发展比较单一,很多茶叶加工还是家庭承包制和小作坊,还未形成规模。

针对茶产业的痛点、堵点浅谈个人的一些建议:一是建议通过政府搭台,行业协会协同,龙头企业参与,做好品牌整合,全力打造贺州茶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借势培育以长寿文化、古道文化、千年古树茶文化为特色的贺州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引导贺州茶统一打造一个品牌,形成一个概念,“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带动形成合力。二是充分利用中国茶科所在贺州成立“鲁成银研究员专家工作站”的有利条件,加强本地茶产业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贺州茶产业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主持人

在贺州茶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楼应莲

在贺州茶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我最大的愿望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将贺州茶产品由小品牌变成大名牌,为我市乡村振兴和共同致富添砖加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希望运用好读书活动这个载体

组织广大政协委员

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努力提高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质

并努力带动和影响

各界别群众开展读书活动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X
贺州政协
微信公众号
贺州政协
委员履职通APP
X
贺州纪检监察
信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