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作用的思考
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有助于党委政府掌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工作实际和群众要求。它是党委政府联系各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及时反映带有普遍性、预警性、突发性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发挥政协反映社情民意渠道畅通的优势,可以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维护社会稳定,对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当前我市各级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认识不到位。对社情民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与政协的例会、提案、调研、视察一样,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摆上应有位置;对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畏难情绪,怕给党政领导捅“漏子”,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合力难形成。委员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基本不采集和不报送社情民意信息;政协组织基础性作用难以体现,没有将反映社情民意摆上工作日程,没有及时把提案、调研视察报告等转化为社情民意;各级政协参加单位聚集着各方面代表人士,但反映社情民意积极性不高,工作力度不大,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信息员的骨干作用体现不足,由于目前我市各级政协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都是兼职的,工作任务较重,存在“讲起来重要、忙起来忘掉”的现象,且由于个人素质等原因,难以胜任这项工作。
三是信息不畅通。深入实际和深入群众不够,不能广开社情民意信息收集渠道,不善于汇集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社情民意信息稿源严重不足。
四是质量待提高。对党政关注的重点问题、社会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把握不准,反映的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原因分析不到位,所提的建议不深,没有体现政协优势,没有体现地方特色,反映的问题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不强,难以体现工作实效。
五是易与提案混淆。绝大多数委员认为社情民意与提案相同,只要撰写了提案,就不必报送社情民意,有的甚至将社情民意也按照提案的格式要求报送。
提案、调研视察和社情民意三项工作在政协履行职能中成三足鼎立之势,而社情民意有着运作层次高、言简意赅、落实快捷等优势。创新工作方法,有序、有效推动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开展,是新时期人民政协畅通社会主义民主渠道的重要举措。
一是深化认识,完善制度。一要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高度重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由主席直接领导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二要将社情民意工作纳入政协主席会议、常委会议的议事日程,定期听取社情民意工作情况汇报,提出社情民意工作新思路,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向党委、政府及上级政协组织报送的重要社情民意,政协主席亲自签发,严格把关。三要定期召开社情民意工作会议,对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四要建立专门社情民意工作机构,通过组织培训、参加各种会议和调研,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等,为委员撰写社情民意创造条件。配备得力干部,形成有专门领导和工作人员,专职于社情民意信息汇集、分析和编发一体化新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不漏报和不误报。五要进一步加强与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和反馈政协信息的采用、批示、办理和落实情况,并形成政协社情民意采集转化运用机制。
二是多方协作,形成合力。一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政协委员大多数处于第一线岗位,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方便,能够及时地捕捉群众中的“第一信号”,了解群众思想上的“第一意愿”,体察群众情绪的“微妙变化”,集中群众的智慧,反映群众的意见与要求。因此,要进一步广泛动员和组织政协委员,特别是那些善于思考,敢于直言,热心政协工作且有一定写作能力的政协委员积极地做好社情民意的采集和反映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政协信息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二要充分发挥各专委会在社情民意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二政协专门委员会是政协所有工作的基础,不仅集聚了各专业的代表人才,是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富矿”,同时又是政协委员开展调研、视察、考察、民主评议、建言献策、联谊等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产生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要充分发挥专委会在社情民意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在组织委员开展座谈、调研、视察、民主评议、参政议政等活动时,指导和督促委员自觉主动地做好了解、汇集、分析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努力使其始终贯穿于专委会各项工作之中,并互相促进。三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协参加单位在社情民意工作中的支柱作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政治代表性和组织代表性都很强,是政协主要参加单位和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所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往往具有站位高‘视野阔、超前性的特点。因此,要不断地加强与各级政协参加单位特别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联系,及时把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意见与建议通过政协社情民意这个渠道反映给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供他们在决策时参考和工作中采用。四要充分发挥各界别在政协信息工作中的纽带作用。界别是政协组织的一条不可缺少的纽带,界别组织信息是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形成价值共识后所联合反映的一种带有群体性、普遍性、突发性、倾向性的“信号”。因此,要进一步抓好界别视察、界别协商、了解和反映界别集体社情民意等活动,使各界别在政协信息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出纽带作用。
三是把握原则,提高质量。坚持反映社情民意的基本原则,做到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反映“实情”。把握一事一议的原则,使社情民意具有代表性,做到一事一报;把握真实无误的原则,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把握时效的原则,使社情民意具有时效性;把握切实可行的原则,使社情民意具有可操作性。
四是拓宽领域,重视成果转化。通过政协会议反映社情民意,将调研视察成果转化为社情民意。调研视察是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收集、提炼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要来源。最后在提案中筛选社情民意。社情民意和提案在选题范围、反映时间、落实部门、处理方式和撰写要求都不同。社情民意信息没有提案“三性”、“三有”的严格限制,不分时间、不限内容,不限体裁,所提问题一般具有前瞻性、时效性;只要是社会生活、民生等重大问题,只需要把情况说清楚,无分析、无建议都可以上报。委员提案往往篇幅较长,不够直观,且按程序提案只能直接交给有关部门。所以,筛选一些涉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提案,以社情民意的形式转发,能更便捷迅速地反映解决问题,形成与党政工作互动共促的良好局面。
作者:贺州市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