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浅谈如何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

文章来源:贺州政协 作者:廖君佳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9日 点击数:4,621 A- A+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的主体,政协履行职能的质量高低、作用大小和工作的成效以及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委员的素质和参政议政的水平。
  一、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意义
  一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巩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二是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参政议政,是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形式,提高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实效,让各界人士通过政协这个平台,有效参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的协商,对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意见、建议,有利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有序参与国家与社会事务管理。三是政协委员是政协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政协参政议政职能发挥的好坏,取决于委员主体作用和参政议政能力发挥的如何。无论是提高政协参政议政实效,还是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都离不开政协委员,只有发挥政协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协事业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影响委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因素
  近年来,政协在社会上的地位逐步提升,这与政协委员在政协工作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是分不开的,他们在政协政治协调、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各项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政协委员末能发挥足够的作用。有些政协委员对代表维护群众利益和本界别利益重视不够,不善于为利益代表,也不知道如何表达民意。有些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的意识不强,不能充分地了解和表达自己所代表的群体利益,不能自觉联系所在地区、单位的群众,积极听取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甚至个别委员每年提出一个政协提案都感到找不到题材,这种现象常存在新委员中。还有一些委员参加学习、考察、调研的时间不多,不能够“知情明政”,也就不知道如何参政议政,撰写有价值的提案了。这都说明部分委员“不会代表。”由于“不会代表”,自然就有畏难情绪,不敢在政协全会及分组讨论中发言。还有一些委员,不敢以界别代表的身份提出代表界别利益、反映本界别问题的提案,不敢在政协发出自己所代表界别和群体的声音,人云亦云。他们还会担心代表不好,引起本应代表的群体不满。还有一些政协委员因害怕惹麻烦导致自己受损而不愿代表界别提出有针对性的提案。提案转交承办单位后会给这些单位增添工作,问题尖锐了对方难以答复。有的委员还担心给承办单位添麻烦,得罪这些政府部门,因此就不愿代表界别或群众发言。加上一些承办单位领导不重视,经办人员不负责任、不尊重提案委员的调研成果;个别部门领导对政协批转办理的提案根本不加研究,甚至未细读便甩给文秘人员“随便应付一下”。具体经办人员常以官样文章简单“打发”,三言两语敷衍了事。还有个别受理单位经办人甚至背后对议案、提案人横加指责,认为是“多管闲事”、“找麻烦”、“不懂政府工作”等。一旦委员遇到了一次这样的敷衍了事,就会挫伤提出政协提案的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建议
  (一)强化委员学习培训、提高委员整体素质。要把政协委员的学习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来抓,不断提高政协委员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一是丰富学习内容。组织委员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学习统一战线和政协的理论及规章制度,学习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业务知识,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新任务,努力提高委员的综合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能力。二是创新学习形式。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题辅导和交流研讨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履职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推动学习不断深入。三是完善学习载体。组织委员参加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召开的情况通报会,参与各种调查、视察、考察活动等,帮助委员了解政情、掌握实情;为委员订阅赠阅业务报刊和内部资料,发挥报刊和内部资料对学习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政协网站,为委员学习提供便捷服务。
  (二)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是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关键环节。搭建活动平台,增强政协的凝聚力、吸引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首先,搭建沟通平台。召开政府、政协领导联席会和政情通报会,为委员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创造条件;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及时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使委员咨政建言既有深度、更有力度。其次,拓展履职平台。做好政协全委会议的委员大会发言,召开座谈会、专题协商会、民主评议会和委员小组会议等,让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建言献策;通过提案、社情民意的撰写和交办,调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激情和热情;开设网站、博客、微信等网络平台,为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搭建“直通车”。第三,创建委员活动平台。建立界别委员活动小组和基层的政协委员活动小组,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委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强化对委员履行职责能力的考察。建议完善相关制度,由党委组织、统战部门和政协共同考察,把对履行委员职责能力的考察列为一个重要条件,确保新任委员的应有素质。对履职考核不合格的委员,完善管理办法,设立退出机制。其次,优化界别设置。要适应新社会新阶层的变化,适时进行科学的界别设置,扩大协商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增强政协的代表性与向心力。其三,建立委员工作委员会,统一负责政协委员的学习培训、联系服务、管理考核工作,加强沟通与交流,不断提升机关服务保障水平,努力把政协机关建设成为温馨的“委员之家”。
  (四)抓机制激发委员活力。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制度保障。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委员管理办法》,健全履职、考勤、奖励、惩处、劝辞等制度,规范委员的履职行为,激发委员的履职热情。二是统计履职信息。掌握委员参加政协会议、调研、视察、大会发言、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情况,定期做好委员履职情况的评估工作,及时进行通报,督促委员的履职行为。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委员履职考评和优秀委员、优秀提案、优秀社情民意信息评选制度,对履行职能效果好的政协委员给予肯定和褒奖。
 
 
                    (作者系钟山县政协机关干部)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X
贺州政协
微信公众号
贺州政协
委员履职通APP
X
贺州纪检监察
信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