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委员”的茶叶致富路 ——记市政协委员刘宗文

来源:贺州政协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8日 浏览次数:57

  “现在南山茶海、故乡茶博园都是茶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虽然跟第一梯队相比还有差距,但是我们也在努力追赶这个差距,贺州的茶叶一定会慢慢往外‘走’。”谈到贺州市茶产业融合发展,市政协委员、市茶叶协会会长、昭平县象棋山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宗文侃侃而谈。

  2021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授予刘宗文为昭平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刘宗文也是贺州市茶叶协会会长,刘宗文深耕茶产业已有30年之久,他对贺州茶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贺州茶协要凝聚力量,推动贺州茶产业提质升级,加大茶文化宣传、茶事件报道,通过举办各种茶艺活动,参加国内专业茶展会等方式,提升贺州茶产业知名度。

  近年来,贺州市茶产业捷报频传。2024年3月,昭平县被中国茶叶协会授予“全国绿茶重点产区”;自2018年以来,昭平县连续7年获得“中国茶业百强县”的殊荣。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贺州市茶叶面积达到30.27万亩,茶叶加工厂165家,茶叶合作社32家。

  然而,随着产业发展,精深加工及研发滞后、科技专业人才不足、茶文旅融合不够等症结逐渐显现。面对这些难题,刘宗文用实际行动展现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担任文竹镇纸社村荣誉村主任期间,刘宗文与村民签订农企茶园联营协议,以不低于市场均价的价格包收村里的茶青,解决茶农卖茶的后顾之忧;同时,他还出资聘请市内外技术人员到村里为村民传授茶叶种植管护要领,为当地培养了一批茶叶“土专家”。

  刘宗文所创建的昭平县象棋山茶叶有限公司,不仅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同时也打响了昭平茶的国际知名度。在不久前的国际茶博会上,刘宗文带去的“昭平红”、“昭平绿”有机茶叶获得了俄罗斯等国的客商认可,签下了数笔订单。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游客因为“茶”来到贺州,来到昭平。刘宗文的昭平县象棋山茶叶有限公司把一片片“绿叶子”,转化成村民口袋里的“金票子”,据了解,昭平县象棋山茶叶有限公司日常管护员工达300人,采摘期员工达800人,人均年收入近万元,来参观旅游的人数达3000余人。

  刘宗文说:“作为政协委员,我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履行我的职责,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贺州茶产业发展争取利好政策,推动贺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