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在平桂区羊头镇大井村京基智农贺州年出栏5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二期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建设“立体聚落式”楼房。据介绍,京基智农项目二期占地面积约1300亩,预计投资金额约9.17亿元,设计年出栏商品猪约30万头,目前已“入住”1.6万头种猪。京基智农是在市政协“牵线搭桥”下,从粤港澳大湾区引进到贺州的一家农业现代化企业。
近年来,贺州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力东融的决策部署,组织动员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投身全力东融实践,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全力做好“引企入桂”“湾企入贺”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市政协先后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地举办了3期委员培训班,组织委员到大湾区参观考察;在深圳、珠海、佛山等地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委员活动日暨企业代表人士座谈会”,凝聚共识、助推东融。组织大湾区的企业家、工商界人士和投资商来贺州进行投资考察20批次,达成多项投资合作意向。
广西旺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6年在贺州注册成立,是一家以基础建设项目策划、投资、施工总承包、运营为一体的实业投资集团。“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利用‘朋友圈’、商圈资源进行宣传推广贺州,介绍在贺州的获得感和贺州利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发挥集团优势、开展业务合作,从而达到以商招商、以商引商、以资招商的目的。”旺达集团董事长、贺州市政协委员庞雪宁深耕贺州多年,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
今年,市政协还在大湾区设立了“一中心两工作室”,即深圳大湾区政协委员联络中心、大湾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广州)、大湾区政协委员工作室(东莞),聚焦贺州市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引智、引才、引资。
三年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引进投资项目53个,项目合同投资总额716亿元,其中引进大湾区企业19个,项目合同投资额329亿元。京基智农、广东佛山志达工业园,以及黄记珠宝产业生产加工等大湾区企业和项目相继落户贺州,为贺州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项目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发展好。为更好地推动项目落地、服务企业发展,市政协领导落实跟踪服务重大项目制度,把每年第一季度定为“委员企业服务季”,由市政协领导带队,深入委员企业或委员所在企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有力推动了企业进驻和项目落地、项目建设,使企业成为全力东融的主力军。
京基智农项目一期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109天,实现了“百日开工”。“京基智农二期项目土地选址、土地流转、永电通电等顺利开展也得受益于市政协的鼎力协调,助力公司建设和生产的高质量发展。”京基智农办公室主任黄勇威说。
广西中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在贺州市注册成立,下设8家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矿山开采、碳酸钙深加工、氯碱化工、热电能源、铁水联运、码头、石材加工、装配式建材等,项目规划占地超4100亩,总投资超126亿元,年产值超300亿元,年税收超25亿元,可实现就业超5000人。目前完成累计投资13.6亿元,建成一条年产1800万吨骨料生产线。“在我们项目建设初期,为了推进项目建设,市政府成立了工作组进驻企业,帮助企业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市政协领导也是多次到项目现场,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帮助协调解决物流等项目建设问题。”中资控股集团办公室主任朱绍峰说。
市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吴志明介绍,下一步,市政协将强化理论学习,筑牢委员共同政治基础,树立助推“全力东融”理念,为委员“引企入桂”“湾企入贺”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好条件,进一步发挥委员渠道优势,宣传推介贺州,提高贺州知名度,同时发挥委员联络优势,广泛交流联谊,提升引智、引才、引资新渠道,引进更多好产业、好项目、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