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几点思考

来源:贺州政协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2日 浏览次数:3,392

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要有责任担当的意识,二是要有责任担当的勇气,三是要有责任担当的能力。

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意识,就是要牢固树立责任担当精神,在干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模范作用的同时,时刻不忘委员身份,注重在工作中积极建言、在生活中搜集民意,切实发挥委员作用,展示委员风采。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政协委员,不断增强履职责任感。在政协组织引导、服务和协调下开展活动,并以制度纪律保证活动开展和活动成效。

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勇气,就是要坚持自律自省自警,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始终坚持勇于担当的操守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始终保持应有的浩然气节和政治本色,做一名有底气、有正气、接地气的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能力,就是要讲话讲到点子上,建言建到关键处,要具有责任担当的能力,具备一双“慧眼”。有全面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善于将零散的信息归纳总结,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加强学习,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熟悉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精通所从事的业务;有务实的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将真实的情况和群众的真实诉求反映出来;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纵观全局的思维,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研究,深入细致地观察和认识事物,把握好事物及各要素的互相联系,用发展的观点,通过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系统全面地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激发责任担当精神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坚强保障。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始终不渝将人民当家做主作为领导和执政的根本原则,因此,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作为政协委员,务必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动摇,自觉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的政治态度不动摇,自觉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纲领的政治信念不动摇,始终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作为政协委员,在各种履职活动中,应更加广泛地凝聚发展共识、改革共识、法治共识、反腐败共识和价值观共识,做到增进一致而不强求一律、尊重差异而不扩大分歧、包容多样而不弱化主导,自觉抵制和反对一切违背、损害和削弱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言行,不断巩固已有共识,凝聚新的共识。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多提批评和建议。要加强理性思考,全面客观认识和看待问题,站在全局提出意见和建议,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信。

提案是每个政协委员都需要参加的一种履职形式,政协委员应当善于运用提案方式提出意见建议,切实发挥好提案在政协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党员负责人会上指出:“政协提案不在多而在精,提出提案要更加注重质量,反映情况要准确,分析问题要深入,提出建议要具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就提案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充分显示出中央对政协提案工作的高度重视。政协委员要把提出提案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任务,作为用好话语权、发挥正能量的看家本领,坚持从实际出发,选取党政关注、群众关切和现实所需、自身所长的议题,深入调研和论证,做到选题准、调研深、情况明、分析透、建议实,力争每年都能推动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应当把荣誉和责任担当结合起来,认认真真履行章程所赋予的职能,选取党政关注但尚未实施、自己专业所长又切中要害的问题和切口,持续深入挖掘,坚持不懈提出提案和意见建议,促进相关政策的落实和问题的解决。委员中确实有人把“政协委员”当花环、当标签,当“挂名委员”。作为各界别的代表人士,如果不能密切联系界别群众、反映界别诉求,如果不能有效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如果不能遵守政协章程,既不提提案,也不参加会议,这样的政协委员只能是一种摆设。

二、增强责任担当勇气,积极稳妥解决问题

政协委员一定要勇于知责担当,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责任感、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图虚名,不谋虚位,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多干政协事,多说政协话。不能只挂名,不议政,更不能只要荣誉而放弃责任,要通过发挥好自身的岗位作用和职位作用,使自己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实践者,科学发展的促进者,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在履行“双重责任”中展现新风采,实现大作为。

大多数政协委员都有单位人和政协人的双重身份,肩负着本职工作和政协工作的双重责任,既要在本职岗位上大显身手,始终保持在界别中的先进性和代表性,还要在政协工作中大有作为。政协委员作为各界的代表人物,就要充分发挥好岗位优势、知识优势和专业优势,努力在本职工作领域中有所建树、有所贡献,为“统筹联动、稳中求进、加快发展”多做贡献,努力使自己本行业的标兵和模范,让人们一提起政协委员就觉得都是好样的,都是高人、能人、善人,从心里感到佩服、羡慕。政协委员要发挥好职位作用。当上政协委员不容易,当好政协委员更不容易。政协委员都是各界的优秀代表,就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要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铁肩挑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正义感和公仆心,还要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和参政议政的能力,牢记社会责任,积极履行职责,做一名称职、合格、优秀的政协委员。政协委员要有执着的追求,要有做好“政协人”的理念,用政协的思维,政协的视角,政协的语言,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上,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对每一件事都多一分去关心、去了解、去思考,勤于学习,勤于调研,勤于建言。

政协的工作要靠委员来完成,政协的形象要靠委员来展现,政协的历史要靠委员来书写。因此,政协委员要把发挥好岗位作用和职位作用统一起来,“两手抓两手硬”,切实把责任感和荣誉感统一起来,牢记双重责任,肩负两副担子,实现“既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又履行好政协委员职责”的两个目标,在本职工作上在其岗、建其功,锐意进取,出类拔萃;在政协工作中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实现抱负。

三、提高责任担当能力,促进履职能力提升

敢于担当的核心要求就是要有驾驭全局的能力。提高责任担当能力,就是要不断强化全局意识,想全局、知全局、懂全局,从繁杂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推动全局工作的落实;注重工作关键细节,用心处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用细节保障全局的完美。

一是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政协委员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至少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要具备这一能力,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加强学习、留心留意、深入思考、形成分析,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辩明是非曲直,把握大局,把正方向,保持应有的良好风范。另一方面是同心同向的思想定力。一切工作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只有同党委政府“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才能实现工作效能与党政工作效能的有机统一。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坚持与党政同心同向思想定力,才能更加有效地做好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政治把握能力提高了,才能尽担当之责。

二是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建言献策的质量是检验政协委员调查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要注重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是培养较强的洞察力。要善于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的实质,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另一方面是要提高建言献策水平。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文学素养;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灵活形式,丰富载体,抓好建言献策这一“新常态”,认真写好“党政所需、政协所能、群众所望”这篇文章。

三是要提高联系群众能力。《政协章程》明确了群众观点是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观点,依靠群众是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方法。因此,政协委员要尽力做足“平、常、心”功课,提高联系群众能力。一是要做到“平视”。在与群众打交道时,只有眼光平视、甚至仰视他们,才能与他们打成一片、达到“心交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掌握调查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二是要做到“常联”。联系联众,切忌有事才联、无事失联的工作作风,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联系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消除顾虑,真心实意反映他们的心声。三是要做到“心系”。即:心系群众、心系干部职工。要进一步优化政协工作内外环境,善于运用各种政策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政协组织资源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关心、支持基层政协委员、干部职工,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政协组织的认同感、归宿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为推进基层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献计出力。

四是要提高合作共事能力。政协委员要注重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着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提高政协与社会各界合作共事的能力,夯实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一要推进协商民主内容、程序、环节的合理、规范化。二要进一步拓展协商民主形式。在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各种座谈会等不同层次会议进行有效协商、重点协商的同时,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做好应急协商、基层民主协商、网络协商等,努力参与多层次、全方位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首先要有责任担当的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所在,积极参政议政;其次要有责任担当担当的勇气,要敢于面对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则是要切实提高责任担当的能力。


作者系民建贺州市委会委员、贺州学院图书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