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第040号提案的答复

B类(为正在解决和列入当前规划逐步解决)

来源:市卫计委、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1日 浏览次数:1,705
主办:市卫计委
 
程满榜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推进建设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的建议”提案收悉。在接到《建议》后,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市卫生计生委牵头组织民政局、民委、工信委、旅发委等部门,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后认为,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对目前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的现状给予了客观实在的分析,提出的五条建议很有见地,对于贺州开展医养游健康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市政府已经将委员们的提出的5条意见建议作为具体工作措施融入到了当前医养结合工作中去,现答复如下: 
  (一)贺州市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基本情况 
  2016年6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在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国卫办家庭函〔2016〕644号)中,确定了贺州市等50个市(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贺州市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意见》(桂政发〔2015〕33号)精神,结合贺州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上升为全市发展战略。贺州市委、市政府坚持高标定位,把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上升为全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市大健康产业(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在满足本地群众健康养老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生态资质禀赋和濒临珠三角的区位优势,发挥世界长寿市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加快培育大健康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持久的发展动力。 
  二是编制了高端医养规划。聘请清华大学杨燕绥教授团队、广西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专家教授编制《美丽贺州医养规划》、贺州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机构设置三个“十三五”规划和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政策研究,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医养结合工作的站位和层次。 
  三是明确了医养发展重点。通过组团到重庆、北京等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结合市情实际,提出了贺州要分高端、中端、保底三个层次发展医养机构的工作举措,即以黄姚东潭岭景区、姑婆山景区、园博园等作为社会资本投资规划建设的重点规划区,以市中医医院护理院作为市本级示范样板点加以打造,各县区以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相结合打造示范点。 
  四是推进了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依托生态、气候、区位和长寿品牌等特色优势,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兴办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目前,全市规划申报的医养结合重大项目39个,总投资约316.9亿元,在建项目有贺州市人民医院城东分院、国际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中心等8个,总投资14亿元。 
  五是提升了“医养贺州”的知名度。以打造“医养贺州”品牌为核心,大力开展“长寿贺州”大型系列宣传活动,举办2016中国(贺州)新媒体群英会暨广西贺州第一届长寿文化节,大力宣传推介贺州健康文化和长寿文化。与媒体合作开设医养专栏普及健康知识,开设“医养贺州”网站和同名微信公众号,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提升了“医养贺州”的知名度。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由于医养结合2016年才在贺州市开展,属新生事物,在全国、全区及我市均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医养游结合工作的深入推进,政策保障不足、部门政策衔接不到位、用地指标短缺、服务能力欠缺,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将会日益突显。 
重庆、北京两市的发展经验表明,由于老年人群体健康医养游需求具有多样性、个性化等特点,决定了医养游健康产业必须适应不同老年人的需求,探索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及生态健康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市实际,贺州市今后主要从“三个方面”突破:一是在高端方面,重点发展“生态养生养老”。通过引入社会资本,鼓励社会力量在“四个特色小镇”及其他旅游区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等专业医疗机构,形成生态养生养老产业发展集群,助力“生态贺州·长寿胜地”建设。二是在中端方面,重点发展“医疗护理养老”。鼓励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附设门诊部或医务室,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病房。支持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调理养生等健康服务,支持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到医疗机构进修、培训,提高护养工作水平。三是在保底方面,重点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逐步建立政府购买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机制,重点对农村(社区)居家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养老服务评估和上门巡诊等方面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养老机构合作,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利用闲置空房、厂房、病床,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咨询等服务。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推动建立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半径服务圈的医养服务网络,为农村(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连续、动态、及时、便捷的健康服务。 
  再次感谢委员们对贺州市建设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热忱欢迎您继续关注我市的医养结合试点建设,为医养产业发展提出更加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会办:市民政局 
 
市卫生和计生委: 
  根据我局工作职能,现对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第040号提案《关于加快推进建设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的建议》中的相关内容作如下答复: 
贺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2月20日召开全市医养结合工作会议,对医养结合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市民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立足“世界长寿市”品牌,在政策、机制、服务、大健康产业融合上积极主动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市工作。 
  一、工作进展情况 
  我局着力破解用地难题,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筹措资金4.15亿元,协调各方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五园区”。为做到可看可用可学可复制可持续发展,提供规范化、标准化模式和养生养老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大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发挥星级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建设五星级市民政福利中心、四星级市水月宫颐养休闲公寓(基地)和钟山县福利中心、三星级八步民政园区、平桂民政园区、富川民政园区、昭平民政园区。一中心,即力争按照五星级标准打造贺州市民政福利中心,目前已投入资金4800万元,基本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一基地,即力争按四星级标准打造市水月宫颐养休闲公寓(基地),新增落实土地30亩,引进社会资金1.6亿元,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待报批手续完善后预计7月底开工,可提供1200个普惠型床位。五园区,即力争按四星级标准打造钟山县民政福利园区,累计投入资金4500多万元,目前正按公建民营进行招投标运营;按三星级标准打造八步民政园区,累计投入近4000万元,目前正按公建民营招投标运营;平桂、富川、昭平民政园区正加速推进。 
  同时,我们还积极抓好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工作。3月9日,召开了全市民政医养结合现场培训会,对2017年民政部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进行了现场培训,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试点经验以点带面总体推进。制定下发了相关配套文件。截止目前,全市53家养老机构100%完成签约服务。 
  二、存在困难 
  (一)医养结合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设置审批和管理,医疗服务由卫计部门主管,医保支付政策由人社部门制定。由于制度、行政职能和资金分割等因素,各相关部门在实施医养结合时存在职责交叉、业务交织等情况,其分而治之的格局势必造成医疗和养老资源相互阻隔,难以做到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协调统一和横向整合,老人的医养统一问题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二)养老机构少且医疗康复服务功能明显不足。目前我市有53家养老机构,有养老护理床位1800多张,千名老年人拥有护理床位6张左右。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多数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的管理、护理知识及技能,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大部分养老机构没有配备医务室和医务护理人员,更无能力单独设置医疗机构,增加了入住老人的就医成本与负担。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全面完成城乡社区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工作。各县(区)民政部门加强与卫生计生部门的沟通联系,督促已完成签约的养老机构按照协议的要求开展医养服务工作,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同时,在目前已完成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工作基础上,各县(区)完成所有城乡社区与医疗机构签约任务,实现全市城乡社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签约服务机制全覆盖。 
  二是加大医养结合项目推进工作力度。一是配合相关部门继续做好东潭岭医养休闲区等高端医养结合项目规划设计和养老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服务工作。二是推进“一中心基地五园区”建设,加快市福利中心养护楼、八步区福利院老年养护楼和昭平县富罗镇农村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年内实现市福利中心3号养护楼开工建设,其他8个项目年底前主体完工。三是进一步完善市福利中心和钟山县福利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按照公建民营模式开业运营。四是继续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各县(区)民政部门要按照民政厅的要求,做好拟申报项目的立项、可研等前期工作,根据各地实际,积极申报一批老年养护楼、农村敬老院、社区居家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医养结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