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资政担使命 凝聚共识谋发展
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代表委员通道开启
2月27日,贺州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贺州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代表委员通道”在市会议中心开启。来自不同领域、不同界别的6位政协委员走上通道,围绕交通建设、招商引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社会发展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高质量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如何在交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来自特邀界的邹雪群委员表示,市交通运输局将以当好东融开路先锋为己任,努力在构建东融大通道、提升运输服务质效、发展路衍经济三大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提升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水平,为广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和国际国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贡献贺州交通力量。
“我们将持续聚焦招大引强,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经济界委员余青麒表示,新的一年,市投资促进和商务局将强化顶层设计,强化工作调度,力争一季度开门红、全年有实效;创新招商模式,提升服务效能,推动招商引资由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拓展招商渠道,最大限度调动各方资源,构建形成上下齐心、各方参与、大抓招商的工作格局。
近年来,我市广泛动员和组织各族群众、各方力量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和经验?少数民族界委员向云表示,工作成效来源于“党委全面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我们将旗帜鲜明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项工作,书写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新篇章。”向云说。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习总书记对广西的重大方略要求,我们要着力把贺州突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对于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话题,民革界委员何家松表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快构建“3+5+3”先进制造业体系,持续改造提升高端碳酸钙、冶金循环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黄金珠宝、电子信息等新兴、特色产业,狠抓产业招商引资,强化园区平台建设,以工业大发展推进高质量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
“贺州市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转移上具有区位、产业、生态等众多优势。”特邀界委员孙俊平表示,近年来,贺州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抢抓产业外溢机遇,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高质量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作为住大湾区政协委员,我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介贺州,为贺州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产业发展等做出新贡献。”孙俊平说。
港澳委员该如何发挥独特作用,当好桥梁纽带,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贺州实践”作出新贡献?特邀界委员潘景和表示,作为一名港澳委员,他希望运用自己丰富的人脉、资源,搭建港澳与贺州之间的合作平台,促进双方经济、金融、科技、医疗产业、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同时,运用自己的国际化背景和视野经验,引进国际资本、技术和管理人才,推动贺州与港澳的合作,提升贺州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据悉,市“两会”“代表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共设置三场,另外两场将于2月28日、29日举行。
邹雪群、余青麒委员接受采访
向云、何家松委员接受采访
孙俊平、潘景和委员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