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联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10月13日下午,出席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分成6个联组,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委员们畅所欲言,对市政府过去五年来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对未来五年的工作部署表示完全赞同,对实现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充满信心。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围绕强化开放引领,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塑造乡村“形实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深化粤桂画廊合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美丽后花园;突出城市特质和品味,加快建设山水园林长寿市;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等6个讨论主题,建真言,献良策。
市领导林冠、彭代元、陈远明、毛任建、李剑思、杨育智、刘洪军、徐海浪、邓婉玲、魏军韩、赖春忠、罗声鸣、蒋晓军、黄锦活、陈华、罗剑、匡永红、唐敬春、黄志光、陈有辉、韦升安、何贞树、罗扬生、覃汝胜分别在各组参加讨论。
开放创新 构建“东融”广阔未来
参加“强化开放引领,高水平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专题联组讨论的陈祥委员认为,构建东融广阔未来,要以开放创新比赶超,升华解决经济思维等制约问题。他建议,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站式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精准探索新举措以及消减各环节制度性成本,提升配套质量和效率;要构建数字贺州,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人才交流、信息服务等方面,深化体制创新,打造管理最规范,服务最高效,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
蒙炎昌委员认为,要充分认识贺州在全区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他建议,要充分依托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等载体,积极对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向东无缝对接大湾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向西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建成全区东融与南向战略重要通道,成为东西部循环的节点枢纽,构建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塑造乡村“形实魂”助力乡村振兴
在“塑造乡村‘形实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专题联组讨论中,委员们积极踊跃发言。
尹宁委员认为,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筑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用党建“红”勾勒乡村美,以高质量的党支部建设领航乡村振兴工作;要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做精乡土品牌,高质量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一批农业强镇、强村。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和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提高乡风文明程度。
李浩委员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要创新机制,拓展特色农业发展途径,打造贺州农产品品牌。”同时,他认为还需要建立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形成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基地配套、科研机构支撑、规模园区示范、行业协会服务的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通过产业兴旺助推贺州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抢抓“粤桂画廊”合作机遇
在“深化粤桂画廊合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美丽后花园”专题联组讨论中,委员们一致认为,“粤桂画廊”建设是促进贺州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加快“东融”步伐的重要举措。
覃小明委员表示,桂林、贺州、肇庆三市,山水相连,面向大湾区,背靠大西南,连接粤桂湘黔。三市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旅游资源互补、文化相通相融,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前景。根据粤桂画廊合作框架协议,三市将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肇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贺州建设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桂林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升级发展的优势,以二广高速、汕昆高速、包茂高速、贵广高铁为主线,聚焦文旅合作,深化协同带动,以实施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资源要素共享配置一体化,携手建设集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康养旅居、产业融合于一体的“粤桂画廊”。
潘宗慧委员表示,必须加快深化粤桂画廊合作,通过合作,贺州、桂林以及广东肇庆3市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在合作运行机制、平台共建等方面密切配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粤桂画廊”建设规划。必须加强互联互通,协同抓好“水、陆、空、网”立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标准标识通用,以“粤桂画廊”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东西部深度合作、粤桂合作深度融合、产业生态深度融合。
深挖长寿元素 打造生态品牌
在“突出城市特质和品味,加快建设山水园林长寿市”专题联组讨论中,邹贵惕委员表示,要深挖长寿元素,打造生态品牌。民以食为天,长寿食品可以作为贺州长寿品牌的载体,食品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各乡镇要做好长寿农特食品文章,贺州的农特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很好的声誉,应该大力挖掘其中的长寿元素,让贺州品牌成为长寿品牌。
唐先秋委员认为,城市的标志性雕塑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代表,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间里起到一个地标作用。贺州作为世界长寿市应该高速公路口、公园等地方建设有更多以长寿、生态为主题的雕塑,突出城市的个性,让市民、外地游客对贺州这座长寿城市产生长久的城市记忆。
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在“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联组专题讨论会上,各政协委员围绕均衡教育、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和公共医疗卫生等方面畅所欲言,委员们直面问题,精准建言,言辞恳切而具体。
叶丽燕委员认为,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开放,是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必要条件。让群众告别“健身”之问,是解决群众身边民生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她建议推动全民健身标准化场地建设,解决群众身边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有条件开放学校等的体育设施,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运动健身环境;重视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让孩子养成健康正确的生活方式,让孩子变得更加阳光乐观,塑造人生。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吕泰松委员认为,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也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我市的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建议营造全社会尊重技能型人才,重视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推进职业教育学院的成立,为贺州经济社发展贡献职教力量;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性,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供需双方的信息畅通。
加强民族团结 凝聚发展合力
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专题联组讨论中,韦勇委员表示,加强民族团结,首先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硬件”“软件”建设,加快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增收致富创造条件;开展科学普及,通过把科普大篷车开到少数民族地区,让少数民族群众零距离接触科普知识,感受科技现代化,把科学种子播种到孩子们的心中。其次,依托贺州市实验中学筹建市属民族中学,让各民族群众享受更加公平、更加有质量的教育。最后,要加强少数民族群众与外界的往来,让民族文化走出去,把现代文化送进来,让“石榴籽”精神在“世界长寿市”落地生根、硕果盈枝。
冯昱委员建议,把民族团结进步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结合起来,持续办好瑶族盘王节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团结,更加坚定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建立一所民族高中,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把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对全市的少数民族村进行统一部署,以少数民族村示范点为引领,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把民族团结进步与全力东融有机结合起来,建议成立市一级非遗保护中心,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增加少数民族特色内容,让贺州的少数民族文化成为大湾区后花园中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