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贺州铝电子产业发展的建议
【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重点提案-第062号】
长期以来,广西铝产业发展以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生产和电解铝生产为重头戏。近年来,以南南铝业、银海铝业为代表的普铝板带箔、铝型材得到较快发展;以贺州正润日轻高纯铝、正润新材料、桂东电子、吉光电子为代表的高纯铝板带箔深加工使广西铝产业得到延伸和升级,广西铝产业由此形成了从铝土矿到高精板带铝箔的产业链,成为国内唯一拥有从“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高纯铝--电子铝光箔--电极箔--电容器”完整铝产业链的省份。
在这条铝产业链中,“高纯铝--电子铝光箔--电极箔--电容器”通常称为铝电子产业。发展铝电子产业是贺州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选择。近年来,贺州人秉持“无中生有”的理念,在艰难中探索,在探索中求进,致力于培育发展铝电子产业,形成了以贺州正润日轻高纯铝、正润新材料、桂东电子、吉光电子为龙头的铝电子产业链,为推动广西铝产业向高精尖新材料深加工和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磨一剑”磨出“贺州新贡献”,“贺州新贡献”成就铝电子产业链。但在经济新常态下,新贡献背后却隐藏着不可忽视的新困难和新问题:一是发展信心受挫。近几年受市场因素影响,铝电子企业普遍效益不佳,无论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不同程度存在发展信心不足的问题;二是“铝电结合”政策落地难。2015年广西首个“大用户直购电”政策成功落地广投银海铝业,标志着广西“铝电结合”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铝电子企业目前尚未享受“铝电结合”政策,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依然居高;三是产业扶持政策缺乏连续性,影响企业成长发展进程;四是园区配套设施服务落后,存在铝电子下游企业入园难问题;五是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缺乏,企业发展后劲不容乐观。为此,我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信心。优先发展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重点发展铝精深加工产品是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的制度安排,发展铝电子产业是形成广西“14+4”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铝电子产业,凝聚共识是前提,增强信心是关键。当前,必须破除急功近利思想,树立“重在培育、久久为功”理念,既注重“量”的积累,千方百计做大总量;又注重“质”的提升,着力打造高附加值品牌产品。
二、理清发展思路,明晰产业定位。在发展思路上,贺州要进一步明确以“发展高纯铝、铝光箔、电极箔、铝电解电容器及其下游产品,形成高附加值铝电子产业链”为重点。在发展定位上,要充分利用现有铝电子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吸引一批“珠三角”电子元器件企业落户贺州,形成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把贺州建设成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电容器产业基地和研发基地。
三、推进“铝电结合”,降低企业成本。实现“铝电结合”是加快广西铝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铝电子企业属高耗电、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企业,当前铝电子企业发展迫切需要“铝电结合”政策落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四、完善扶持机制,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建立省级或市级铝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密切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解决铝电子产业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成立市级铝电子产业发展基金,用好金融杠杆,全力支持铝电子产业发展;三是加强校企合作,为铝电子企业培养输送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解决人力资源持续保障问题;四是鼓励各级金融机构为铝电子企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鼓励有关部门和组织为铝电子企业提供工程、技术、法律、外包等咨询服务。
五、加快园区建设,强化企业服务。广西现有铝电子企业主要落户在贺州高新区。由于起步较晚、投入不足,高新区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机制不健全、支撑能力不够强等问题,当前必须在水电路、土地保障等方面加快推进,在通讯、金融等方面加快提升,真正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
上一篇:关于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建议[ 12-01 ]
下一篇:关于加强贺州市非公有制经济数据统计工作的建议[ 12-01 ]